無雷,我不寫劇情描述,純屬個人心得,不想看我廢話可以看個預告XD:

 
  

黃惠偵導演說:「這是寫給母親(阿女),彼此面對過去傷口的一封影像信。」

從55分鐘版本的《我和我的T媽媽》,其中有太多可以被「獵奇」的元素(沒辦法,要放在電視上給人看,必須用些關鍵字抓住觀眾的眼球),到現在88分鐘版本的《日常對話》。在我心中最簡單清楚的感受是:

 

「有些傷我們以為不去談就會過去了,但其實記得最深刻。」

 

而關於這些傷,我們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去面對?要不要挖掘過去痛苦的原因?如果要該用什麼樣的方式?最終又該怎麼拾起後放下?

這就是《日常對話》中時而面對鏡頭、又或著忘了鏡頭的存在,攝影者也同時是被攝者,由內心獨白問號到日常生活對話的艱難。

如果不說,也許會以為是另外一個人來拍攝這對母女的故事吧。

 

0_20161107-12079-02

平實對話的日常,卻道盡了心中累積的疑問與傷痕。這段實際拍攝時間長達三小時,剪出來只有10分鐘的片段,其實是這趟療傷之旅的最後,也是和解與放下的開始。

讓彼此從日常生活的貼近,到可以在遠觀位置上看彼此最內心深處的對話。  

我覺得導演以這樣的方式是溫柔亦是尖銳的,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機會與能力去自我揭露,去撫平傷痛,去和解與放下。其實從拿著攝影機開始,對阿女(用阿女是因為對阿女來說,她不見得想得到『母親』這個身份),來說就是某種「逼迫」彼此去攤開曾經那些不堪過去的開始,然而長長緩慢溫柔的每日日常,也才熬成了這部慢調溫柔厚實底蘊的家書。

 

而這樣一部私密的「家書」,為什麼要攤成院線電影給大眾觀看?

20170420-122918_U3260_M271038_b8e8

不知道不代表不存在。

 

正視之後我們才能由自身乃至於與身邊人的互動,反應出這社會到底發生了什麼事。

早期阿女所屬的社會文化建構了一套理解方式,「男大當婚,女大當嫁」,卻給了下一代去看待眼前長期互相討厭的母親與女兒,透過回溯紀錄這本家書,也才能照見彼此曾經因社會建構下產生的誤解及傷痕,而當光線照進後,過去幽暗隱微的陰影終能散去。

我想到片中他們口中的那位「父親」,或許也帶著那個時代背景下的該「像個男人」?

這個「像」所意味的不只是「像」而已,它會不會也框架出了一個日常的樣態?讓這個男人需要在其中去建立自己與家庭的關係?

這並不是說他所做的行為就該被原諒,而是這些看似獨立於個人的行為,是不是也是社會結構建構下的悲劇?

逝者已矣,我們唯一能做的,即是珍惜當下的機會好好和解。

 

於是關於這樣的「日常故事」到底有什麼好說的?甚至被視為家醜的人生,有什麼好見人的?

公開是勇氣,但不代表隱藏的就是懦弱。

公開,本身是一件有力量的事情,一件可能可以改變社會體制的事情,如果它未曾浮出檯面,我們也將無法撼動整體的社會結構。而隱忍努力活著的人,未嘗不是花了極大的勇氣才有被留下的可能?

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其實都是一部部看似平凡無常,卻實在精彩真實的人生電影。

 

今天很特別,是由台灣同志諮詢熱線舉辦的映後座談,由導演帶著阿平(導演女兒)一同在現場,台下也坐著不少親子檔,到了最後,主持人邀請台下的父母,是否有想要與導演對話的回饋與問題?

停了稍久,在台下的父母們沒有人問問題,我想,這部片所帶來的震盪,此時也許是父母們在心裡跟著哪個誰對話的時候,還不是能夠在現場與導演對話的時候吧。

d2158659

最後,這部戲談愛,或者說嘗試說什麼是愛,無論是阿女與導演之間的,導演與女兒之間的,阿女與孫子之間的,或是我跟你之間的。

將愛說出口,是需要花時間練習的。 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high 小嗨 巴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